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,如何帮助同学们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,这是老师们面临的难题。据此,合肥九中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徐梦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依托,设计了《遇见心流》这门课程,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习任务,找寻学习中的幸福感。
课程开始,徐老师先和同学们玩起了“幸福抓与逃”的游戏。大家用手指尖和手掌连成一个圈,在听到指令时迅速抓与逃,课堂里笑声、惊呼声此起彼伏。徐老师随机采访同学们的“战绩”,并问到“你觉得你现在幸福吗?”、“列举几个生活中幸福的时刻?”同学们有提到睡觉、吃美食、聊天、发呆、打游戏、比赛获奖……几乎没有同学提到学习。随即徐老师引导大家思考:什么是幸福?学习可以是一件有幸福感的事吗?
幸福是人的精神(意识)对自我进行觉知时的满意状态,这种最优体验被心理学家米哈里命名为“心流”。在了解幸福的定义后,徐老师带领同学们走上寻找心流的旅程。在舒缓的音乐声中,大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心流,有同学觉得心中的心流像蝴蝶、云朵,也有同学觉得心流是一个特殊的方程式,是游戏中的一个角色……每一幅画背后都蕴含着大家对心流的理解。
之后,同学们进行了小组讨论,总结出了心流的特征和召唤心流的一些条件。大家认为,心流会在一个人聚精会神、全身心投入一项活动中时出现,这项活动可能是有趣的,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。在做这件事时,人一定是自由、不受束缚的。还有同学把心流描述为“天人合一的感觉”。徐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,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心流体验构成的八大要素,例如要有明确的目标、即时的反馈、全神贯注等。大家基于这些要素,设计了自己的“幸福学习邀请卡”,想要在学习过程中也体验到心流,从而幸福地学习。
最后,徐老师提示同学们,召唤心流辅助学习,要学会自得其乐,专注于学习的过程,相较于“做什么”,“怎么做”对于召唤心流更重要。在一段冥想体验中,本节课程结束,大家都收获颇多。在接下来的高中旅程中,同学们会努力让学习变成擅长的、幸福的事。(徐梦琨)